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💓 腸道健康小貼士 - 你條腸屬於邊一類型?🤔
香港人生活壓力大,食飯又經常多肉少菜,加上而家天氣凍❄️更加少活動,容易出現便秘問題。
喺中醫角度,便秘分為邊幾種類型🤔,又有咩食材同方法可以幫到手?
嚴醫師指出,中醫學定義中,便秘係指大便💩秘結不通,排便時間延長,或想排便時有困難。有以下5種便秘類型:
1. 腸胃積熱 (熱秘)
主要係腸胃積熱🔥,耗傷津液,導致糞質乾燥,排出有困難,稱為“熱秘”。
熱喺邊度嚟?
可能係身體陽盛,或肺熱肺燥再下移大腸,或食太多辛辣食物同太多酒🥂,都會令腸胃積熱。
症狀:大便於結、腹脹腹痛、面紅身熱🥵、口乾口臭、心煩不安、小便短赤、舌紅苔黃燥。
治療方法:瀉熱導滯、潤腸通便,可飲決明蜜:
決明蜜 🍯
材料:決明子 15克、蜂蜜適量、水 300毫升
做法:
1. 將決明子搗碎,加水煮10分鐘;
2. 沖入蜂蜜,攪勻後即成。
2. 陰寒積滯 (冷秘)
成日食生冷野、或外感寒邪 ☃️、導致腸胃積聚陰寒,成為“冷秘”。
症狀:手腳唔溫暖、腹痛、大便乾結、作嘔、有白色舌苔。
治療方法:溫裏散寒,通便導滯👍。
肉桂蜜
材料:肉桂 3克、蜂蜜適量、熱水 250毫升
做法:
1. 肉桂磨成粉,加熱水💦浸泡;
2. 沖入蜂蜜,攪勻即成。
3. 氣虛陽虛 (陽虛)
個人唔夠休息,成日覺得攰😪同虛弱,令脾胃受損,陽氣不足 ; 或年老體弱,氣虛陽衰;又或久病產後,正氣未複;以上都會形成氣虛,陽虛則腸道失於溫煦,陰寒內結,大腸無力❌排便,令排便時間延長。
症狀:有便意,大便亦唔係乾硬,但要好大力💪先可以排到便,一陣之後又覺冇力。體質虛弱,面色傖白,有白色舌苔。
治療方法:補氣潤腸、健脾升陽。
肉蓯蓉粥 🍵
材料(1-2人分量):肉蓯蓉 30克、白米 60克、水 800毫升
做法:
1. 肉蓯蓉加水煮滾後再煮30分鐘,去渣留汁;
2. 加入白米同水煮成粥即成。
4. 血虛 (血虛秘)
以下情況會引起血虛 🩸:
- 病後產後,陰血虛少
- 年高體弱,陰血虧虛
- 食太多辛香燥熱食物🍟🍤,陰虧血少
血虛會令大腸唔夠強壯,陰虧則會令腸道乾燥,形成便秘
症狀:大便乾結難排出、心悸氣短、冇記性😕、口唇色淡。
治療方法:養血潤腸。
柏子仁芝麻粥
材料(1-2 人分量):柏子仁 15克、黑芝麻 15克、白米 60克、水 800毫升
做法:
1. 柏子仁整碎;
2. 加水與白米煮粥,最後加入黑芝麻即成。
5. 氣機鬱滯 (氣秘)
通常係受情緒同壓力影響,令脾傷氣結 ; 抑鬱😭惱怒,肝鬱氣滯 ; 久坐少動,氣機不利 ; 以上種種不因都可以導致腑氣鬱滯,排大便唔暢順或變乾結,成為“氣秘”💨。
症狀:大便於結、腹脹痛、飲食減少。
治療方法:順氣導滯。
柚子玫瑰蜜 🌹
材料:柚子皮 1克、玫瑰花 9克、蜂蜜適量、熱水 300毫升
做法:
1. 柚子皮切絲,同玫瑰花加入熱水中浸15-20分鐘;
2. 沖入蜂蜜攪勻即成。
圖片來源: TOPick
通便穴位按摩 ⚡️
除咗用以上食療幫助排便,按摩穴位通便都可能有效,隨時隨地都可為自己按摩。
李醫師解釋,按摩👉支溝、氣海同天樞穴位能刺激腸道蠕動,每日以拇指按壓相關穴位2至3次,每次5分鐘,就會有助改善便秘✔️。
支溝
穴位位置:腕背橫紋後三寸(約四指合埋闊度),前臂兩臂之間 。
功效:清熱、通便同舒緩相關症狀。
氣海
穴位位置:下腹部正中線,臍中下1.5寸(約食、中兩指合埋闊度)處。
功效:穴位屬任脈,能理氣同益氣。
天樞
穴位位置:腹中部,臍中旁2寸(與乳頭同寬)。
功效:穴位屬足陽明胃經,具疏調大腸,健脾祛濕,和營調經,理氣消滯功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