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長期胃痛💢 可能係患癌先兆 ?

香港再一次榮登最過度勞累城市榜首,工作時間長🤢、生活壓力同食無定時係唔少香港人日常寫照,長期胃痛胃部不適十分普遍,如果病情持續,有機會係患上咗慢性胃炎,同時亦可能增加致癌風險。

陳泳豪醫師指出💬,有一位在職媽媽患者,已經有胃痛多年,做過胃鏡檢查,發現有慢性胃炎,除咗不時胃痛,夜晚仲會胃酸倒流,令睡眠質素變差日頭都唔夠精神。

西醫只係開止痛消炎藥,食完藥會好啲,但一唔食又係會繼續唔舒服😰,所以轉而試中醫治療,情況有好轉。

慢性胃炎有甚麼病徵 ?

慢性胃炎係由於胃黏膜慢性病變💀或萎縮性病變而導致,多數患者經常出現消化不良,或進食後會有上胃部飽脹或疼痛、胃氣、泛酸。

有一啲患者會有神經系統症狀如精神緊張、心情煩躁😡、失眠、心悸、健忘等,以上病徵都會加重慢性胃炎症狀,造成惡性循環,更難根治。

如長期胃炎發作,可能會出現以下併發症 :
 

1. 腸胃失調

患者對任何食物都唔想食,令身體長期都唔夠營養,引起其它腸胃疾病。
 

2. 胃酸分泌過多
口氣變得難聞
🥱
 

3. 癌變
患了慢性胃炎,一定要及時就醫,防止胃黏膜腸上皮化生,形成癌症。

圖片來源 :  良醫健康網

慢性胃炎成因

彭愉康醫師提出,慢性病炎有以下病因 :

1. 胃黏膜受損
長期服用非類固醇類消炎藥、食太熱、太凍、太酸、太辣、太鹹食物、長時間飲濃茶、酗酒 
🥃、食煙都會損害胃黏膜。

2. 感染幽門螺旋菌

3. 細菌、病毒同其毒素
細菌長時間喺胃內繁殖
💥,引起慢性胃炎。

4. 年齡因素
年齡越大,慢性胃炎機會越高,因為老年人胃黏膜血管硬化同胃黏膜缺乏營養有關。

西醫治療除咗處方止痛消炎藥,亦會有制胃酸藥同促進胃蠕動藥物治療。
✔️

消炎止痛藥  (圖片來源 :  大家健康網)

 

胃的重要性

中醫角度認為,脾胃係人體氣血「生化之源」👏,負責將食物轉化為人體氣血,所以如果有障礙就會令呢部分大受影響,亦令氣機升降失常,除咗會胃脹、胃痛,長期都會出現頭暈、精神不振、集中唔到精神。

中醫看慢性胃炎病因及治療


香港浸會大學發佈嘅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中藥☘️可以令90%以上慢性胃炎患者有效改善症狀,彭醫師列出慢性胃炎有四大主要成因同治療配方 :

1. 胃寒 
❄️

受氣候寒冷或飲食寒涼影響,患者體質會「寒」,令寒凝氣滯,胃氣不通,不通則痛。

治療 : 服食良附丸,內裡材料高良薑可溫胃散寒,香附就可以行氣止痛。

2. 飲食不節

暴飲暴食 - 食物停滯於胃,消化功能失常,氣血阻滯不通⚡️
食太酸苦甘辛鹹食物 - 使胃部濕熱過盛,胃氣阻滯。

治療 : 食滯咗可服用保和丸,內裡材料山楂能消食導滯,而半夏、陳皮、茯苓可以健脾和胃。

3. 情志因素

肝主要負責調節情緒🌈,同胃有相剋關係,當人嘅壓力大情緒唔好,可能會出現肝鬱犯胃情況,引發胃痛。

治療 : 服用柴胡疏肝散,疏肝解鬱,和胃止痛
👍

 

4. 過度疲勞

會造成脾胃虛弱,使胃失溫養,發生胃痛。

治療 : 可用理中湯,內裡嘅乾薑、人參、白朮、甘草能溫中健脾。

圖片來源 : 明報OL網

針灸治療

陳醫師建議,唔同病因嘅慢性胃炎,可針唔同對應穴位 : 

止痛、胃理氣💪 - 取中脘、內關、足三里穴位
食滯型胃痛 - 取下脘、天樞穴位
情緒引起胃痛 - 取太沖、陽陵泉穴位


耳穴貼 👂
喺耳郭,都有相應各臟腑組織嘅反應區,將耳穴貼痴喺耳穴嘅神門、胃、脾穴上,再按壓,直至產生麻、脹、痛等刺激感。

按摩耳穴  ( 圖片來源 : 痞客邦 )

穴位按摩

以食指中指輕柔地打圈按搓穴位👉,逆順時針各2分鐘。
 

中脘穴
位置︰胸骨下方突位,與肚臍連線之中間點就係中脘穴。

按摩中脘穴🙋可紓緩胃炎、胃酸倒流、腸易激綜合症等症狀。


足三里 🦵

位置:以髕骨外側凹陷處(外膝眼)下三寸(4 橫指),脛骨外一寸(1 橫指)

適合有消化力較弱嘅老人或小童🧒按摩,針對食後積滯,胃脹胃痛、噁心欲嘔等不適,能和胃降逆、化濕消滯同補氣血。

 

上巨虛

位置:足三里下方三寸

屬胃經,部份人按壓此穴時會立即噯氣或放屁,脾胃滯氣排出。

上巨虛、 足三里穴 ( 圖片來源 : 艾炙Top網 )

養胃茶飲推介 🍵

想保養腸胃,平時可以預備養胃茶飲,林惠賢醫師推薦以下6款食物,都係歸胃經或脾經,可用來焗水飲,對脾胃有益︰

 

1. 山楂:行氣消食化積🌭,食滯時可用,孕婦不宜食用。

2. 陳皮:多痰胃脹可用,能理氣健脾。

3. 大棗: 有效補中益氣、養血,適合身體偏寒、氣血不足、易暈人仕😵

4. 生薑:可暖胃止嘔,胃寒適用。

5. 麥冬:益胃生津,清心除煩,常覺口乾、大便難排出時可用。

6. 沙參:常與麥冬一同使用,可益胃生津,養陰清肺。